“怎样将景泰蓝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目标。”北京珐琅厂钟连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钟连盛告诉记者,作为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工作室,他们一直都在为“京珐”品牌的传承而钻研。
去年底,钟连盛创新工作室作为首批10家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
复制十件国宝
作为全国景泰蓝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市珐琅厂于2006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基地”。
近年来,钟连盛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开展了景泰蓝技艺挖掘、挽救等一系列工作。在2005年故宫80周年院庆时,他们被授权复制十件院藏元明清景泰蓝国宝,在只有一张产品图片的情况下,钟连盛带领创作团队多次到故宫进行考察,搜集寻找可借鉴的资料,完成了造型和纹样图。在复制过程中,他们克服了复制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难题,创造性地完成了复制,受到了故宫专家的好评。
非遗保护强调原汁原味的继承,目前工艺美术总的状况是收藏、仿古、崇旧、复制之风大行其道,在创作上攀比求大,以奇为美,以繁为荣。在钟连盛看来,“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打造鸿篇巨制、传世珍品确有必要,不过一些传统图案,如福禄寿喜、富贵牡丹、升官发财、子孙万代及狮头、象头、龙头、羊头等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创新,否则,缺乏新意的传统技艺必将逐渐被淘汰。”
依照这一理念,钟连盛在景泰蓝制作工艺上进行了创新。他举例说:“过去的作品由于颜料有限,颜色过渡不好,花瓣下半截是粉的,上半截是白的,看上去像是折了一样。而现在我们的作品已经能做到过渡非常自然了。”
“此外,打胎、接缝、使用焊药等方面都控制得更精细一些,点蓝的工艺也要细,打磨的时候要更轻柔。这种大段的留白,没有掐丝纹饰的干扰,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钟连盛说道。
钟连盛认为景泰蓝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工作室把工作重点放在继承景泰蓝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并尝试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打破传统束缚进行工艺变革,去年,他们创作了主题性作品《鼎盛中华宝鼎》、《华韵四季尊》等,并开发了传统技艺走进人们居家环境装饰的《小喷水池系列》。
钟连盛不仅注重自己的艺术创作、工艺创新,还能从掐丝工序的纹样形象、花卉、鸟兽的结构到点蓝工序装饰色彩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组织讲座、产品评比、图纸图片、范画讲解等提高工人技师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最终提高景泰蓝的内在质量和艺术水平。
如今,工作室培养的新人已成为景泰蓝制作领域内的高级技师,他还带有多名大学生学徒,他们均可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其产品在西博会和北京市工艺美术展获得过多项金、银、铜奖,使景泰蓝工艺后继有人。
近些年来,钟连盛无论在设计理念、工艺技术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取得了一定突破,作品屡获国家和部市级金奖。他设计创作了主题性作品《鼎盛中华宝鼎》、《华夏盛世尊》、《华韵四季尊》等;挖掘北京四合院文化的《北京风情系列》以及赋予传统题材以历史新意的《四季平安年年有余》和《连年有余》系列,获得了国家和市级金奖,成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