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贵有境,亦难在造境。《枫桥夜泊》一诗脍炙人口,音乐绘画亦多取材,雕塑家不见措手,以其造像易,造境难。此作化诗境为实境,如在目前:石以为山,浑朴雅洁,有耸立天外之意。木以为波浪,为水纹,为小船,为桅杆,为灯笼,为棋局,为酒具:具体而微,形神兼备。船客两人:其一踞席探身,举手邀月,口中喃喃似吟咏妙句。其一则背身静立,举首眺望,若听云外钟声。虽无枫无桥无月无钟,却有夜静山空,秋意萧瑟之感。以有限暗示无限,以有形传达无形,是为难能。
您手机和iPad里的工艺美术情报站
扫一扫,把“工艺中国”装进口袋
即时资讯,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徐盛晖)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工艺中国"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艺中国,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工艺中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